雕塑家潘鹤的“珠海渔女”、“开荒牛”……
更新时间:2024-12-27 08:48:18
作者:潘鹤
1994年12月10日发行的1994-20《经济特区》,都是以特区的城徽雕塑作图案前景的,而“深圳”、“珠海”两图的雕塑———《开荒牛》和《珠海渔女》均出自潘鹤一人之手。2000年8月26日发行的2000-16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》,五图的前景再次以《开荒牛》的剪影作前景,这在中国雕塑艺术和邮票艺术中都是鲜见的。潘鹤的名字虽然在美术界声名远播,但在集邮界却鲜为人知,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》也没有将他的名字写进去。《珠海渔女》的问世
中国城市雕塑真正起步,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。潘鹤认为,成功的城市雕塑,是时代的印记,是文明的光环,是城市上空的光环。
1979年,珠海经济特区成立后,市委书记吴健民邀请胡一川、关山月、黎雄才及潘鹤等艺术家到珠海作客,大家纷纷为珠海开发出谋划策。那时的珠海还到处是荒滩与乱石。后来经过考证,市里决定把香炉湾山坡改造成一个石景山公园。于是这里成为潘鹤首选的目标。
雕塑系教师轮流上山,奔波于山野间,选择适合加工的山石。两个月后,一块块粗糙的山石经过艺术家点化,便活脱出一个个动物精灵,20多座山石雕塑终于完成了,也立即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,这毕竟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创举。《人民画报》以很大篇幅刊载了石景山山石雕塑的照片,香港电视台也派出专门人马一一拍摄下来。一时间,正在开发中的珠海陡然升温……
在珠海这片土地大显身手的条件成熟了。他要为珠海立一个城徽式的雕塑———珠海之魂。潘鹤的方案被选中,其造型构思得到充分肯定。海滨公园不远处的海中孤石被他选中作为这座巨型雕塑的基石。
《珠海渔女》(与段积余、段起来合作)优美的身姿、流畅的线条,正来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神韵。她是成千上万南海渔女的化身,腰系渔网,卷起被海水打湿的裤脚,面向八方来客嫣然一笑;她更像神话中的人物,仿佛刚刚从水中徐徐升起,又宛若从海天之际飞来,双手上举,掌心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,虔诚地奉献给南国这片神奇的土地。珠海的点睛之处,正在这颗珠上。
这里,雕塑家又打破了一个常规,不仅是先有雕塑后有城市,而是先有雕塑后有传说———他用这个雕塑,为珠海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。这座正在诞生的城市,本就是天上一颗明珠,不知何时遗落到了人间。
发表评论
请登录